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2023-3-29 08:50| 发布者: 夏梦飞雨| 查看: 190| 评论: 2

放大 缩小
简介:瑞士为什么会成为“钟表之国”?号称“表王”的百达翡丽是如何创建的?为什么古代曾是女性专属的腕表,往常却总戴在男人的伎俩上?为什么开飞机、玩潜水都得有特地的腕表?任何历史,又都是关于人的历史。在大屠杀中 ...
瑞士为什么会成为“钟表之国”?号称“表王”的百达翡丽是如何创建的?为什么古代曾是女性专属的腕表,往常却总戴在男人的伎俩上?为什么开飞机、玩潜水都得有特地的腕表?

任何历史,又都是关于人的历史。在大屠杀中逃往瑞士日内瓦的钟表匠,究竟成就了这座钟表城;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反动中差点命丧断头台的“国王的制表师”,一直在思索如何对立地心引力;一个国破家亡流落异乡,卖表只为求一口饭的波兰士兵,最后创建了“表王”;一个花了100年蜕变为制表之都却在轰炸中灰飞烟灭的荒芜的采矿小镇,在45年后完成浴火重生……

在真实的战争之外,制表业内部的博弈也从未中止。不同品牌、不同国度的制表师各显其才。当人们不想再依赖高高的钟楼,于是便有了更小的摆钟;当水手不想在大海中迷航,于是便有了航海钟;当飞行员腾不出手掏出怀表,那就想措施把表戴在手上;当潜水员差点死于氧气耗尽,那就做一块能够计时的潜水表……

那么,从上古到 17 世纪期间,钟表又阅历了怎样的展开历史呢?本文选自《时间的战争:五百年钟表博弈史》,较原文有删节修正。文中所用插图除题图外均来自该书。已取得出版社受权刊发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《时间的战争:五百年钟表博弈史》,范主 著,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2月版。

古代时钟曾是庞然大物

在科学技术范畴,“由大变小”常常代表着技术进步。比往常天的智能手机不外巴掌大,但最早的电脑埃尼阿克却是个占地167平方米的巨物,足以填满一个四居室。

钟表也是如此。今天世界上最小的腕表机芯截面面积只需0.672平方厘米,而成年人指甲盖的面积普通是1平方厘米,前者是真正的“比指甲盖还小”。

但是在古代,计时工具常常是庞然大物。假如你参观过故宫,一定还记得太和殿前的日晷。这座日晷光是晷台就高达2.7米,想要摸到钉着晷针的石盘,估量得被姚明扛在肩上。古埃及人就更豪横了,听说高20多米、重达上百吨的方尖碑也是早期的日晷,以碑为针、以地为表盘,凸显的就是大气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日晷。

不外日晷只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分计时,到晚上或者碰上阴雨天就彻底变成陈设了。为理处置这个问题,古人又发明了水钟。水钟最早是靠丈量容器里的水流了多少来表示时间的,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特地管理水钟的官员,后来又呈现了水力推进机械计时的方式。

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,其实就是一个庞大水力钟的组成部分,乃是乾隆爷命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监视修建的。每颗兽首都代表一个时辰,好比,到了子时鼠首就会喷水,到了亥时就换成猪首喷水,而正午十二时则一切兽首一同喷水。整个水力钟既庞大又巧妙,只可惜圆明园后来惨遭英法联军火烧虏掠,十二兽首也流落海外,今天我们只能想象这一现象了。

而中国古代水钟的巅峰之作出往常北宋。宋哲宗元祐三年(1088),“图纬、律吕、星官、算法、山经、本草,无所不通”的天文学家苏颂组织韩公廉、周日严等科学家,开端开工制造水运仪象台。它一共三层,顶层是观测天体的浑仪,中间是演示天体运转的浑象,下层则是自动报时装置。这台仪器高约12米,相当于三四层楼的高度,宽7米,枢轮的直径就抵达1丈1尺,相当于今天的3.6米。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,中国人还在不时制造水钟,如郭守敬就曾在1262年制造过一台通高一丈七尺(大约5.6米)的“宝山漏”献予皇帝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水运仪象台(据《新仪象法要》按1∶5比例复制)。

李约瑟说中国把水钟展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,但同时期的欧洲人却点选了另一条科技树。“宝山漏”降生后21年,即文天祥牺牲的1283年,英格兰贝特福德郡的邓斯特布尔修道院,呈现了以砝码带动的体积庞大的机械钟,也被称作“塔钟”。不时到14世纪,这类机械钟都为王室和宗教机构所具有。

之所以要建成“塔钟”,一方面是技术缘由,那时的时钟大多以下垂砝码作为动力装置,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把重锤吊起来,让它在引力的作用下一点点降落,靠这个力带动齿轮运转。另一方面,建造这种钟是用来布置修道士的日常宗教活动的,目的是让教众更好地控制祈祷及作息时间。塔钟是修道院里最高最大的地标,谁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伦敦大本钟所在塔楼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钟楼之一。

为了把钟变小,古人不时都很拼

不外自古以来,人们历来都没有放弃过将这些庞大的时计变小的努力。好比日晷就在欧洲被便携化,今天故宫博物院还藏有18世纪英国制造的“铜镀金赤道式日晷”,下层的方形地平盘边长25厘米,和iPad差未几大;还有愈加袖珍的“铜镀金八角立表地平式日晷”,晷盘长6.2厘米,宽5.8厘米,基本就是个首饰盒大小。

古人还发明了沙漏、香钟、蜡烛钟等计时工具,相似于今天的秒表或者计时器,用来标记一个固定的时间段。清代美食家袁枚在《随园食单》里写虾子勒鲞,就说“以一炷香为度”;而麦哲伦船队中止环球飞行时,每艘船上都带了18个沙漏。

即便是水钟,也有相对便携的“漏刻”。刘备的祖先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里,就出土过铜漏。漏刻也被用于行军打仗,《武经总要》中就有记载:“凡军中,虽置水漏,则用更牌。”钟表与战争的联络,其实很早就开端了。

让我们把眼光转向欧洲。到了15世纪,一项不起眼但足以改动历史的发明降生了,那就是发条。

别看发条只是一根钢条,它不论被卷到多紧,都会慢慢恢恢复状。这个“由卷到舒”的过程,就会产生动能。当金属带制成的螺旋扭力弹簧取代重锤成为动力源发条,钟表的体积就开端呈几何级地减少,并衍生出了发条动力时钟。

在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的1430年,法国勃艮第公爵菲利普就收到一个座钟,名义镀金,华美贵气,被以为是现存最早的发条动力钟,称作“勃艮第钟”(Burgunderuhr)。那么座钟还能不能变得更小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透过“寸镜”看到的一枚爱彼腕表机芯。

表的时期从“蛋”开端

表的历史,似乎与“蛋”有着不解之缘。

好比史上首枚已知腕表,就是一枚“鹅蛋”,是拿破仑的妹妹卡洛琳·缪拉王后在1810年定制的,由制表巨匠阿伯拉罕—路易·宝玑(Abraham-Louis Breguet)操刀打造。据档案记载,这是一枚椭圆形的腕表,今天宝玑的那不勒斯王后系列便以它为灵感,看上去就是个鹅蛋形的字母Q。

时间再往前推300年,来到荒唐天子明武宗即位的1505年。纽伦堡的工匠彼得·亨莱因(Peter Henlein)制造了一块能够挂在脖子上的便携式时计,引来不少制表师效仿,而他们制造的一系列“挂表”,又被称作“纽伦堡蛋”(Nuremberg Egg),算得上是怀表的雏形。纽伦堡位于今天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,在当时是崇高罗马帝国皇帝直辖的城市之一,也是那时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,以创新肉体和发明才干出名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宝玑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38腕表。

亨莱因年轻时曾是一名锁匠学徒。那时分,关于钟表制造这一新范畴而言,锁匠是少数控制相关技艺和工具的行当之一。因缘际会,亨莱因成了知名的制表师和发明家,而他制造出最早的便携式时计时,只需20岁,足见其才气。

往常,这块表被命名为“Watch1505”。这是一种能够挂在脖子或者外套上,带有装饰性的小型弹簧驱动时钟,整体由两个半球组成一个蛋形的结构。机芯则是铁制的,两个半球之间是黄铜的铰链。表壳由铜制成,上有镂空,乍一看有点像过去暖手用的手炉,不外当时的欧洲人则觉得它像一种随身香熏波曼德。翻开表壳的上半部分,能够看见内部的表盘,表盘上只需一根时针,没有分针和秒针。

固然这种表只能以小时计时,精度很差且价钱昂贵,但由于具有史无前例的小型化特性,能够作为吊坠悬挂在脖子上或者用缎带挂在腰间,既美观又时兴,因而遭到贵族阶级的追捧。亨莱因的这枚“纽伦堡蛋”还有后续故事。1987年的时分,一枚“蛋表”忽然出往常伦敦的一个古董跳蚤市场,倒了好几手之后在2002年被私人藏家珍藏,2014年经专家评价被以为是亨莱因1505年的作品,估价在5000万~8000万美圆,相当于3亿~6亿元人民币,简直比金蛋还值钱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早期怀表“纽伦堡蛋”。

1905年,德国制表师协会在纽伦堡举行了留念怀表发明400周年的钟表展,并为亨莱因建造了一座留念喷泉。喷泉中央有一个代表“纽伦堡蛋”的球形结构,亨莱因站在上面,自豪地看着手中自己的发明。

早期怀表降生以后,由于每天的误差可能多达几个小时,因而德国、意大利和英国等国的制表师们,除了中止技术上的改进,也在工艺和外型上动起了脑筋—精度不够,颜值来凑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纽伦堡的彼得·亨莱因雕塑。

总之,到了16—17世纪,无论男表女表,看起来都更像是一件有钱有闲人的高级玩物。如此一来,敲开了时兴大门的怀表,也不可避免地跟随贵族服饰潮流的变更,不时发明出新的设计需求和运用场景。到1610年,怀表的表壳上开端装配玻璃镜面,人们还经过表链将怀表放在口袋里。

提到男性贵族服饰的变更,马甲(waistcoat)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。马甲的发明者听说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,这位国王曾经被克伦威尔驱赶,在欧洲大陆逃亡,复辟后他就开端报复性吃苦,人称“快活王”(Merrie Monarch)。

“快活王”搞时兴倒不令人意外,据记载,他发明马甲是在1666年。这一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伦敦大约六分之一的建筑,在乡下躲瘟疫的牛顿看见一个苹果掉在地上,而查理二世的海军部首席秘书塞缪尔·佩皮斯(Samuel Pepys)在日记中写道:“国王昨天宣布了他的决议,他将确立一种时兴的服装设计……它的名字叫马甲,但我还不太了解它。”

有学者以为,查理二世的这一决议,是为了回应当时占领时兴主导位置的法国服装潮流,而这种从盔甲的衬垫服装演化而来的马甲,却改动了人们在脖子上挂表的习气,开端选择把表放进口袋里。同时,为了顺应偏紧身服装的盛行,表的外形变得越来越纤薄,终于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“怀表”,并在尔后的200多年里,不时占领着时计的主流位置。

分针的呈现源自科学家的“角力”

固然怀表成了时兴好物,但精度的问题不处置,它就一直只是美观的配饰而已。于是科学界的巨匠们出场了,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“牛顿终身之敌”罗伯特·胡克与路易十四重金延聘的院士克里斯蒂安·惠更斯。

两个人竞赛似的搞发明。1656年,先是惠更斯将伽利略的想象变成理想,制造了一个摆钟的原型,应用钟摆取代之前的重力齿轮,每天的误差不到一分钟,这在当时曾经很了不起;第二年,胡克又发明了一种样子像船锚的锚形擒纵,大大降低了钟摆摆动的幅度,固定了摆动的频率,进步精度。

之后两个人更较劲了,争夺起“游丝祖师爷”的名头。先是惠更斯宣布设计出了一种机械表,由于装置里有微小弹簧(游丝),能够连续走几天都没误差。他还在1675年请巴黎的知名表匠伊萨克·迪雷(Isaac Thuret)做了一只出来。

从钟楼到怀表,数千年来钟表是如何变小的?


惠更斯与他的摆钟。

听说此事,胡克表示很生气,说相似的东西自己早在5年前就给皇家学会的同人展示过,尴尬的是会议记载曾经找不见了。当年的胡克应该没少被冷嘲热讽,不甘心的他直接找到制表师托马斯·汤皮恩做了一个实物,还不忘在背地刻上“罗伯特·胡克发明,1658年;T.汤皮恩制造,1675年”,来为自己正名。

胡克还真是被“冤枉”了,2006年这份记载在汉普郡一所房子的柜橱里被发现,上面白纸黑字写着:“1670年6月23日,罗伯特·胡克拿出了一个他自己设计的怀表。能够肯定地说,这个怀表应该能像吊钟一样走,而且不会中止,能够走8天。”只可惜这份记载的发现迟到了300多年。

不论怎样,摆轮游丝组件的呈现都使得钟表的误差大大减小,早期的怀表也从昂贵的饰品转变为有用的计时工具,表盘的时针也不再孤独,由于又多了一根分针和它做伴。从庞大的钟楼到揣在兜里的怀表,从抬头仰视到低头注视,一扬一抑之间,几千年的时光倏忽而过。独一不变的,就是描写时间的决计。

原文作者/范主

摘编/何安安

编辑/王青

导语校正/陈狄雁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百达翡丽超级复杂功能时计系列6104G-001腕表星空最近回收销售行情怎么样

二手表·回收·购买·评估·鉴定

点击二维码可快速添加客服微信

客服微信:13817467894(长按复制)

 名表回收网手机版

官网微博: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

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
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:浙ICP备19051835号2012-2022
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,二手名表回收/销售业务,可免费鉴定(手表真假),评估手表回收价格,正规手表回收公司,浙江实体店,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
返回顶部